编前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在中国,肥胖率持续攀升,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也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科学的体重管理已经成为全民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
为了深入探讨肥胖防治的现状与未来,分享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创新模式,新华网特别策划了系列访谈栏目《减重大咖说》,邀请多家医院在体重管理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体重管理的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肥胖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一大“杀手”。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发布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为肥胖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探讨体重管理的创新举措,近日,新华网邀请了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江西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钭方芳和江西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邹伏英,深入交流医院在肥胖防控领域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我国肥胖防控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在得到持续改善的同时,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一情况,《“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钭方芳强调,肥胖已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肥胖防控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方案从多维度制定了详尽措施,涵盖科学普及、社会参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监测评估以及科研转化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推动体重管理迈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钭方芳说,作为医院,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通过早期发现、评估干预、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为不同人群提供科学、规范的体重管理,实现由“盲目减重”到“科学管理”的转变。
多学科协作与智慧化管理并进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危害远不止于体形变化,而是会通过炎症反应、代谢紊乱、机械压迫等多重机制,对全身器官造成系统性损害。
邹伏英指出,肥胖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传统的单一科室诊疗模式已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近年来,随着对肥胖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理念的更新,多学科协作模式已成为肥胖管理的新标准。在这一模式下,各科室打破壁垒、形成合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据悉,江西省人民医院高度重视门诊服务能力提升,将打造智慧化多学科联合(MDT)门诊诊室作为改善就医体验重要举措。近日,医院MDT诊室已完成全面改造升级,并正式投入使用。
钭方芳介绍,升级后的MDT诊室在空间布局上更注重舒适性与功能性;在设备配置方面,引入先进的远程会诊设备,可实现与院外专家实时交流,拓宽诊疗思路;配备高清显示屏,用于展示患者各项检查数据、影像资料等,便于专家直观分析;还增设了智能数据采集设备,能快速录入患者信息,提高会诊效率。
在多学科协作过程中,医院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明确分工与流程衔接实现高效配合。邹伏英表示,内分泌科作为核心科室,负责首诊评估排外继发因素,并根据患者情况发起多学科会诊。营养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科室则根据患者需求提供相应的营养指导、运动干预和中医调理等服务。
“通过以上协作,帮助体重管理患者实现从‘单一科室’到‘多学科协同’的闭环管理。通过明确各科室权责、打通信息流转渠道,将‘单一治疗’转为‘全周期管理’,显著提升干预效果。”邹伏英说。
除了多学科协作,医院还高度重视智慧化会诊和精细化管理,一直在探索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钭方芳介绍,“通过引入远程医疗协作网、AI导诊和智能问诊系统,以及精细化管理与全过程跟踪系统,我们提升了体重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例如,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医院正逐步形成患者全周期的健康档案。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动态跟踪体重、代谢指标、并发症风险,并结合AI分析结果,为患者提供‘千人千方’的精准诊疗和全流程管理。”
“医院已考虑加大智慧随访的应用。”邹伏英说,“例如,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运动步数、心率等数据,希望这些数据能实时自动上传到健康管理平台,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干预。此外,还希望可以开发智能语音助手,为患者提供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实时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智慧化平台,把‘看得上病、看得对病、看得明白病’落到实处,真正把体重管理患者的个体差异转化为精准诊疗的优势,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钭方芳说。
将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中心纳入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
《“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规范体重管理服务模式。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建立标准、规范的体重管理模式对医院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钭方芳认为,规范体重管理模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因服务不规范导致的治疗效果差异,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口碑;其二,能促进多学科协作,如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共同参与体重管理,优化医院学科布局,提升综合诊疗能力;其三,可以推动医院在体重管理领域的科研与创新,通过规范临床实践,积累数据,为开展体重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奠定基础,助力医院在该领域形成特色与优势。
钭方芳指出,医院已经将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中心纳入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这是医院践行“以健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造特色体重管理中心,医院将提升在慢病防治领域的影响力,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相关学科发展,为医院整体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医院向高水平、特色化方向迈进。
“未来,我们还将加强科研创新,开展肥胖症发病机制、新型治疗技术等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减重新方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钭方芳说河南股指配资,此外,医院还会推动智能化与个性化诊疗的发展,借助AI、智慧病案、远程会诊等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诊疗,同时建立全流程随访与长期管理机制,让体重管理真正从“治病”走向“治未病”。(记者 宫晓倩)
泰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